“以前,这些都是荒地或者玉米地,现在都种的是吴茱萸苗。”站在紫云自治县宗地镇德昭村山坡上吴茱萸苗种植基地,该村副主任梁志忠激动地说,眼下是采收的好日子,德昭村250多亩吴茱萸苗长势良好即将丰收。
德昭村是宗地镇较早发展吴茱萸苗种植产业的村子,出产的吴茱萸苗在业内小有名气。该村的吴茱萸苗种植从2014年形成规模,那时,梁志忠和另外4名村民发起成立紫云自治县德昭中药材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。在梁志忠带动下,德昭村村民大胆尝试种植吴茱萸苗。“目前,德昭村胡种植面积250余亩,亩产在1000斤以上,预计收割25万斤吴茱萸苗,按每斤1.5元的纯利润计算,全村吴茱萸苗种植产业,今年纯利润突破30万元。”梁志忠说,中药材吴茱萸苗种植产业已经成为该村村民脱贫致富名副其实的“摇钱树”,贫困家庭每年种植4至6亩地的吴茱萸苗就可脱贫。
像德昭村这样通过种植中药材种出“脱贫良方”的贫困村,宗地镇还有很多。宗地镇地处麻山腹地,山多石多,土少水缺,但却是中药材生长的沃土,种植的中药材药效较好,深受市场青睐。因此,宗地镇选定中药材产业作为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的一剂“脱贫良方”。